普蘭丁格的宗教認識論

梁駿著
第1版. 北京 :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 2006
2, 6, 2, 356 p. ; 21 cm.
館藏地索書號現狀
G/F CollectionB 931 .P454 .L5Available

  • 第一部分 導論 : 國內外研究現狀
  • 研究的意義
  • 思路與框架
  • 第二部分 批判 : 第一章 溯本求源
  • 寫書的緣由
  • 混亂的原因
  • 靠理性生活
  • 啓示的作用
  • 第二章 經典模式 : 表現形式
  • 現代延伸
  • 主要問題
  • 第三章 合理性
  • 亞裏士多德的合理性
  • 恰當功能的合理性
  • 理性衍生的合理性
  • 手段一目的合理性
  • 實踐的合理性
  • 道義論的合理性
  • 第三部分 建立
  • 第四章 擔保 : 擔保的提出
  • 擔保的內容
  • 擔保的深化
  • 第五章 A/C模型 : 基本規定
  • 核心內容
  • 主要特徵
  • 第六章 罪與認知 : 罪的本性
  • 罪對認知的影響
  • 罪與懷疑論
  • 第七章 擴展的A/C模型 : 信仰的含義
  • 認知的更新
  • 理智與意志
  • 第四部分 回應
  • 第八章 弗洛伊德 : 弗洛伊德的批評
  • 弗洛伊德批評的實質
  • 再論弗洛伊德的批評
  • 第九章 多元論和排他論
  • 排他論的限定條件
  • 道德任意性的指控
  • 宗教多元論的作用
  • 第十章 後現代主義 : 後現代主義與基督教信念
  • 兩種觀點的考察
  • 後現代主義是認知能力的障礙
  • 第五部分 評價 : 思想演變
  • 理論淵源
  • 基本路徑
  • 主要特色
  • 個人局限
  • 結束語
  • Revision of the author's doctoral thesis.
  • Table of contents also in English.
  • 附參考文獻
  •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
  • 7500454309
  • text
  • volume
  • unmediated
  • https://cms.trccloud.hk/opac/bib/AJh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