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漢浩著 ; [歐陽曉鐿譯] 初版. 香港 : 德慧文化, c2024 xiii, 343 p. ; 21 cm. 書
館藏地
索書號
現狀
1/F Collection
BS 2765 .52 .Y4c
Available
第一章:社會修辭釋經法的基礎
一、引言
二、本書主旨
三、研究價値
四、腓利門書的詮釋歷史
五、方法論:社會修辭釋經法在詮釋腓利門書之應用
六、腓利門書的基本要點
七、結論
第二章:內在紋理層:作為腓利門書核心的「關係轉化」
一、引言
二、「物料」的層次:字詞分析
三、「構造」的層次:書信體的分析
四、「設計」的層次:修辭的分析
五、對話
第三章:文本互涉:保羅的神學和倫理思想
一、引言
二、以社會修辭釋經法詮釋腓利門書裏的文本互涉:保羅的神學和倫理思想
三、保羅倫理思想的結構〔一〕:作為一個整體的陳述與命令
四、保羅倫理思想的結構〔二〕:保羅神學和倫理思想的三大基調
五、保羅倫理思想的內容:愛是信仰群體奉為必守的原則
六、保羅有關愛的觀念的結構
七、文本互涉的解讀:從保羅愛觀的結構看腓利門書
八、對話
第四章:經濟紋理:從「新制度經濟學」中的經濟關係看腓利門書
一、引言
二、方法論
三、非正式架構:剝削性質
四、正式架構:物化奴隸的思想
五、管理勞動力:操控奴隸的實際運作則
六、對話
七、結論
第五章:綜述:以三種紋理解讀腓利門書
一、引言
二、重新定義保羅在腓利門書中處理的問題
三、從不同紋理解讀書信內文
四、總結
第六章:結論
一、引言
二、前文論點摘要
三、本論文的貢獻和未來研究方向
四、總結
ill.
附參考書目.
原著: A socio-rhe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letter to Philemon in light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: an exhortation to transform a master-slave economic relationship into a brotherly loving relationship.